纪实报道

洒向人间都是爱

发布时间:2012-11-05   ——上海海博出租汽车公司的哥的姐连续13年学雷锋纪实  文/图 邵恵民 高利明
     今年是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也是上海海博出租汽车公司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第13个年头。13年里,海博司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而这种精神不仅展现在学雷锋月、学雷锋日,而且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天。13年来,助人为乐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接送病人、爱心送考、巾帼敬老、救死扶伤、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统计出海博司机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好事。一辆辆海蓝色的海博出租车在城市里穿梭,一股股暖流在小小的车厢里流淌、奔涌。海博的哥的姐用无私的爱,践行着永远的雷锋精神,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爱在医院

    今年3月2日,春寒料峭,细雨绵绵。一大早,海博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闻淼,总裁汤玉萍,副总裁、海博出租总经理陆伟光等就来到上海武警医院住院部楼下,等候着出院的病人。寒风中,“学雷锋十三载,海博出租义务送病人出院”的横幅格外显眼。身后不远处,一长串海蓝色的海博出租车排成了长队。
    此时,一位中年妇女一手拿着行李,一手搀着一位老人走出了医院玻璃门。一名身穿工作服的海博出租司机连忙迎上前去,帮着将老人搀下台阶。边上的司机帮忙打开车门,将老人安安稳稳地扶上了车。海博的领导笑着将一束鲜花送到了老人手上,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老人的女儿感动地说:“我想今天天气有点冷,高峰时段出院叫车可能要等候。没想到会遇到海博司机学雷锋,这么方便,真是没想到。”
    海博出租七分公司司机何培明和董康琴一边排队等候,一边说着话。两个人都是清晨7点不到就来了,来了后就不闲着,拿出抹布擦车,整理后备箱。何培明说:“这几天下雨,车子总有点脏。早点来弄弄干净,病人出院乘车心情也可以舒畅一些。”两个人都是几次参加学雷锋义务接送病人活动了,而且每次都是很积极。去年在华东医院,何培明一个人就出了3次车,越做越来。董康琴也笑着说:“做这种好事,其实自己心里也很开心。虽然耽误几个小时做生意的时间,但我们不会计较的。
    ”说话间,轮到何培明了。他稳稳地将车子停在医院的台阶下,下车打开后车门。随后他一手搭在车门上,一手将出院病人小心翼翼地请到座位上。车子要开了,何培明不忘打个招呼:“坐稳了。”他说,自己要选一个最快捷的路线,争取呆会儿再回来跑一趟。
    那天出院的病人少,董康琴没有赶上接送病人。她说,只要自己是真心实意想做好事,有这份心就够了。这时,有人来喊董康琴,让她送点吃的、用的东西到敬老院去。董康琴爽快地答应一声,笑着跑向了自己的车。“我们七分公司‘巾帼班组’和阳光敬老院是结对的,我们经常去。送点吃的、陪老人聊聊天、给他们剪剪指甲,老人们开心得不得了。重阳节、新年,我们姐妹们还会准备点唱歌啊、跳舞啊这样的小节目,看到老人们开心我们也开心。”董康琴说着启动了车子,带着笑容走了。
    同样的欢笑、同样的暖流,也在华山医院、儿科医院、浦东仁济医院、大华医院、仁和医院、同济医院回荡着;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温馨,也在广西南宁海博、钦州海博、江苏南京海博、山东青岛海博公司上演着。据介绍,海博出租汽车公司从2000年起把每年的三月定为学雷锋月,各地海博出租司机在3月5日前后为医院出院病人、老人、儿童免费服务。市民的一声声“感谢”,激励着海博员工十几年坚持下来,服务市民、奉献社会。
 

爱心送考


    13年里,海博司机免费接送出院病人已成为海博出租的“学雷锋品牌”,而“爱心送考”又让“学雷锋品牌”得到了延伸。今年,海博出租的“爱心送考”也有13个年头了。每年高考期间,海博出租都会与所在的街道社区联系,为低保户等贫困家庭考生免费送考。
    今年50多岁的上海海博出租四分公司驾驶员戚宝优,每年的爱心送考他都积极参与。在他看来,自己接送的不仅仅是一个高考学生,还是给一个困难家庭带去了希望,是在做一件善事。
    为了能顺利、准时、安全地将考生送达考场,戚师傅前一天都会从考生家到考场走一遭。今年高考期间,他接到的义务送考安排是从北新泾到番禺中学。头一天下午3点左右,他开车到达考生家附近街区,开始了考前踩点。与考生母亲敲定送考时间点后,考生家长告诉戚师傅:“我女儿性格比较敏感,也比较要强。”戚师傅应道:“那我这次送考时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能说错话影响孩子考试情绪。”戚师傅说:“送考前踩点与家长事先碰头,这样能知道送考那天要注意点什么。比如有的考生容易晕车,我会安排他坐在前排,车里备点清凉油;有些考生情绪比较紧张的,我就准备点笑话段子。”
    车子在番禺中学门口停了下来,戚师傅看看手表:“25分钟,周日这点时间够了,到了周一、周二,路上就要花40分钟左右了。”心中有数后,他驱车离开去理了个发。每年“送考”,戚师傅都像参加重大活动一样,精心打扮自己的形象。“考生出门第一个碰到的就是我,进考场前呆得最久的地方也是在我的车上。精神面貌好了,考生和家长也会感觉舒坦点。”戚师傅说。
    因为家在松江九亭,戚宝优一早6点就得从家里出发,而送考时段正好是上班早高峰,也是出租车司机一天中最好“赚钞票”的时段。对此戚宝优并不放在心上:“损失多少有一点,但问题不大,送考的时候我只想着怎么把考生安全地送达。”从反光镜里观察考生,是戚宝优送考多年来养成的小习惯。“有的孩子确实看得出来比较紧张,特别是考试第一天。”戚宝优有不少送考窍门:一般接上头后他会帮考生开车门,简单地与考生打声招呼。然后上了车,先跟父母聊,注意考生的表情,如果稍微放松些了,可以讲点小笑话。如果考生看起来还是很紧张,就告诉他们,以前送过的考生,最后都顺利考上了大学,他肯定也没问题的。
    三天的送考时间里,戚宝优谨记着这位考生家长的叮嘱:丈夫下岗,自己也赋闲在家,女儿比较敏感,不希望别人知道家里太多的情况……面对这个可能有些自卑的考生,戚宝优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连续送了三天,愣是没让考生看出来这几趟乘出租车都是免费的。女儿考上大学后,这位家长第一时间给戚宝优打去电话报喜:“戚师傅是个好人,我女儿考上大学,也有你的功劳。”戚宝优说,自己最高兴的就是接到考生家长的报喜电话或短信。这也是所有参加“爱心送考”的海博司机最高兴的事。多年来,海博司机的真诚奉献,为无数个困难家庭护送着他们的希望。
 
 

爱之情愫

    海博司机中有一位“学雷锋模范”。他叫高建国,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出租汽车文明驾驶员、上海市“的士明星”。
    在上海海博出租汽车公司,提起高建国没有不知道的。“亲情付出让短短的旅程成为享受”是高建国不懈的追求。高建国驾驶的是出租车,也是流动的“雷锋岗”。
    雷锋同志曾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作比喻: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的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高建国的的哥生涯中也有这样的春夏秋冬。
    一天下雨,高建国在浦东塘桥见到一名外地妇女提着两个包,叫车要到彭浦新村。高建国迎上前帮她放好了行李,从她的打扮和言语中高建国觉得对方像是第一次到上海,而且焦急的神情让高建国觉得不安。于是,高建国用普通话与她亲切交谈,得知她家庭困难,爱人在上海打工生病住院,她特意从丹东赶来照顾。下火车后,由于语言不通,她乘错了车来到浦东,无奈才打的找亲人。高建国一路安慰她,并将她免费送到人民广场46路公交车起点站,并告知她接下来如何走。外地妇女含着眼泪向高建国道谢。
    高建国不仅有爱心,还有耐心。一天,高建国在外滩附近接到一对夫妻到长阳路江浦路去。途经东大名路时遇到交通堵塞,男乘客的脸色逐渐阴沉起来。开到长阳路要过大连路时信号灯正由黄转为红,男乘客急忙招呼:“加油门冲过去!”高建国刹车解释道:“先生,对不起。已经转成红灯了,不能闯的,路口最容易发生事故,这样对你对我都好。”“好什么好!”男乘客的语调尖刻。那女乘客的话更损:“没出息嘛,所以开出租车。”说实在的,高建国也很恼火,明摆着是侮辱人嘛,但是他没有接口。到了目的地夫妻俩下车后,高建国习惯地往后座扫视,发现座位上留下了一个手机。他马上朝那对夫妻招呼:“先生!请留步!”那男士猛一转身,眼一瞪:“少给你钱啦!”高建国没有发火,微笑着说:“先生,你火气不要这么大,请看一下有没有东西掉了?”那男士腰间一摸:“唷,我的手机!”当男乘客从高建国手中接过手机时,脸上写满了后悔、羞愧和尴尬。
    在工作之余,高建国不断自学外语、旅游、心理学等知识,尽心尽力为乘客服务。如:服务中为外地游客做义务导游;晚上送单身女性到光线昏暗的小区,打开远光灯为乘客照明,增添一份安全等等。他的车上还有香盒、雨伞、针线包和急用药箱,方便乘客使用。
    不过对于不法分子,高建国从不放过。一次营运途中,高建国发现街上有一男子正在仓皇逃窜。凭直觉他认为这个人一定有问题,于是驾车紧随其后。没过多久,这名男子见后面有一群人紧追不舍,慌乱扬招出租车。高建国见机把车开过去,让那男子上了车。为了不打草惊蛇又能引起警察注意,高建国故意连闯红灯。就这样,高建国用他的勇敢和智慧协助警方抓获了这名抢劫犯。
 
 

爱的传递

    模范驾驶员带动了更多雷锋式驾驶员的出现,在海博出租就流传着一群司机和一个残疾学生的故事。
    海博司机与残疾学生钟鸣是送考结缘。当时,的哥们从市残联了解到,钟鸣参加高考急需帮助,一分公司青年先锋队就承担起了免费送考服务。由于医疗事故,钟鸣自幼脑瘫,韧带僵硬,肌肉萎缩,上车都要搀扶着送上轮椅。那几天,轮班的驾驶员都放弃了运营,从上午7时多去接,到下午4时多把他送回家,9个小时全程陪同。在送考的三天里,他们了解到这个困难的单亲家庭很可贵的一面:钟妈妈以博大的母爱,努力改变儿子的命运;钟鸣身残志坚,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求学之路上顽强跋涉。青年先锋队的队员们受到感动,作出了决定:只要钟鸣能够考进大学,就要继续为他免费服务。
    一个月后,钟鸣如愿考进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这以后的求学日子里,海博出租为钟鸣的观摩学习、写生提供了数百差次服务,行驶里程达l万多公里。对青年先锋队的驾驶员,钟妈妈有着说不尽的感激和过意不去。一次,钟鸣赴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当夜乘飞机赶回。由于出租车在机场必须排队候客,“海博出租”特地给机场出租车辆调度中心出具证明,破例在机场出口处直接把钟鸣接上车送回家。一次,驾驶员赵勇送在乌镇写生的钟鸣回家,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接到他。后来钟鸣和母亲才知道,就在那几天赵勇的妈妈被确诊患了癌症。
    钟鸣连续几天要到上海博物馆参加美术讲座。青年先锋队的8名驾驶员每天早早去接。他们先把轮椅从2楼搬下,然后搀扶钟鸣上车,抵达后安装好轮椅,再把钟鸣推进会场。那种自然流露的关爱和呵护,使得与会的学者深为感动。最后一天的会议到晚上11时才结束,但负责接送的车却出现意外故障。驾驶员陆永江得悉后,冒着瓢泼大雨从徐家汇驾车赶到上海博物馆。
    读完了本科,钟鸣又攻读了研究生。几年间,海博出租的司机们一直在帮助着钟鸣,关心着钟鸣。钟鸣亲手创作了一幅“凤凰涅盘”油画送给这些大哥哥们,以表达心中的感激。他说,大哥哥们对他的挚爱,使他的生命之火燃得更旺。
 

爱心之歌    

    在海博出租,学雷锋不仅仅有一个模范司机的故事,有一群司机和一个残疾学生的故事,还有更多更多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我们选取其中的几个故事片段:
    片段一:年前一天夜里,蒋先生在外高桥宴请两位朋友。从酒店结账出来后,三人打的从酒店前往蒋先生的单位取车。等蒋先生刚发动了自己的车,朋友却大叫了起来。原来朋友随身携带的包不见了,包里有2万多元现金和一张28万元的现金支票,另外还有很多证、卡。大家怀疑包被遗忘在了出租车上,但是他们没有拿发票,也没有留意乘的是哪家公司的车,毫无头绪。蒋先生疑问,包也许忘在酒店了,于是驱车回到酒店询问,但没有问出个头绪。就在三人站在酒店门口一筹莫展时,一辆海博出租车停在了他们面前。原来他们下车后不久,海博五分公司司机吴新荣就发现后排座位上有一个包,等他将车开回蒋先生的单位时,三人已经离开。吴师傅途中曾听到蒋先生说先送朋友回高桥中学附近的家,于是又驱车赶到高桥中学,但是也没有看到他们,于是他再赶往蒋先生上车地的酒店去碰碰运气。拿到失而复得的包,蒋先生他们拿出重金要酬谢吴师傅,但被吴师傅婉言谢绝了。
    片段二:凌晨1时30分许,张先生结束加班后骑着助动车回家。此时,空旷的马路上几乎没有其他人车经过,回家心切的他不知不觉中加快了车速,结果撞上了路边的隔离带,一下子失去了知觉。迷迷糊糊醒过来后,张先生打电话回家求助。妻子挂断电话后赶紧推门而出,坐上了一辆海博出租车。一上车她才意识到,丈夫根本没说清所在地位置,自己只是在电话里依稀听到了“新村路”。“你别着急,我先往新村路开,我们一路找过去。”的哥一边安抚,一边加快了车速。经四处寻找,凌晨2时30分才在新沪路和大华路中间的一处绿化带旁,找到了躺在地上的张先生。随后,直奔最近的同济医院。到了同济医院,的哥帮助扶张先生下车。张先生的妻子下车后准备付钱,的哥却一转身钻进了驾驶室。“救人要紧,这些小钱不要计算了。”的哥边说边驾车离去。张先生出院后通过媒体查找,才知道好心的哥是海博十分公司司机顾新荣。
片段三:海博出租二分公司驾驶员沈振祥驾车行驶到凯旋路虹桥路时,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慌里慌张地从马路跑来上了车,说要到大华一路。沈振祥见他们神色慌张,起初以为他们是上班怕迟到。后来见两人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心里提高了警觉,不时通过反光镜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当出租车行驶到大华一路、新沪路口时,突然一辆车停在出租车的右侧,车里的人叫出租车不要开,他们是警察。沈振祥立即明白,这两个年轻人绝不是好人。两个年轻人一阵慌乱,要打开左侧车门逃跑,沈振祥马上跳下车,用力死死顶住了车门,帮助警察“瓮中捉鳖”。后经了解,这两人常在轨道交通区域内扒窃,警察已经跟踪他们有一段时间了。事后,上海轨道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特地发来了感谢信。
    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再可以说一个数字,海博出租车司机已连续3届获得“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这在上海,还是第一家。

爱的寄语

    “海博学雷锋,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进入到了每一个车队、每一个班组,甚至每一位员工。”海博股份总裁、上海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汤玉萍说,海博出租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回报社会的一项举措,十三年来一直坚持着,这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同时,通过学雷锋活动的展开,公司要让普通出租车驾驶员都成为志愿者。这不仅是为了唤起大家学雷锋、做好事的记忆,更希望大家都树立起关心社会、服务他人的风气,共同为构筑一个和谐社会出份力。在这个过程中,凝聚起了海博出租的企业精神和海博员工的职业道德风采。这不管对于企业还是员工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