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见闻

榆林镇北台:万里长城第一台

发布时间:2017-09-21
 
文/图 刘少才
 
说到我国的万里长城,人们都知道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说到中有镇北台,多数人都不大清楚。笔者前几年去嘉峪关时,听导游说万里长城有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而且镇北台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今年笔者终于前往陕西,目睹了镇北台的雄姿。
 
雄关漫道真如铁,万里长城第一台
 
下了旅游车望去,屹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宏伟古朴、粗犷大气的建筑,就是蜚声中外,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峙比肩,被史家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榆林长城镇北台。镇北台虽然也地处我国西北,但比起嘉峪关的地理环境来说没那么荒凉之感。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城北4公里红山顶上,距离榆林市区7公里,镇北台原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也是蒙汉两族办理交涉的地方。这里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也是古代军事要冲,依山踞险,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瞭望台。
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明初,被赶到漠北的蒙元势力仍不断袭扰边境。到明成祖朱棣时,曾五出大漠击北元,并沿边先后设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座备敌重镇,史称为“九边”。
明初,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依山据险巍峨挺拔,镇北台雄姿仍辉煌
 
镇北台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台为正方形,四层,外砌砖石,内夯黄土,占地5056平方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
登上台顶,百里景物尽收眼底,四周为墙垣,东墙南侧开设城门,东南角内侧铺置马道,通达墙顶。第一层高10.20米,第二层高8米,第三层高4.10米,第四层高4.40米。南墙中部开设券门,券门横额石刻“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浚所书。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都有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在台的顶部中央,是一座瞭望棚。台周边遍植杨树、松树、柏树、柠条等植被。                              
数百年来,镇北台与它所依托的主体工程——万里长城,一起承担着延绥镇(又称榆林镇)八百多公里的边防重任,肩负着化止干戈、创建祥和边关的使命,为民族团结和友好往来提供了交流平台。今天,镇北台虽已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但其底蕴深厚的历史内涵,苍凉凝重的壮观雄姿,仍然展示着无穷的魅力,令人震撼,催人遐思。
进入新世纪,镇北台成为中外人士探寻历史渊源、研究长城文化、体验人文休闲和旅游观光度假的目的地。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就立在镇北台的必经之路上。凡是到此的游客都有一种踏着昔日戍边将士的足迹,来登上镇北台,做一回真正的英雄好汉心理。
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和的城郊。可以看到红石峡水库,治理沙漠的辉煌成果——沙地植物园和沙漠运河——西沙渠、榆东渠;榆卜界沙漠海子风光和郁郁葱葱的林带果园;秦长城的烽火台遗迹和起起伏伏的黄土丘陵,还有16世纪汉蒙友好贸易的红山市——易马城、红石峡和榆林古城。
 
镇北台长城内外,不闻当年马蹄声
 
镇北台虽然距今已有400多年,早已是苔痕班驳,但仍然屹立在塞北,巍峨壮观,任凭狂风肆虐,更显古朴沧桑。如今,站在苔藓斑斑镇北台上,穿越时空,极目眺望,无际的长城,远处旌旗烈烈,风烟滚滚,战马嘶咽,杀声阵阵;近处荒草连连,浅者没膝,深者齐腰,随风起伏,不时有野羊、野马、野骆驼等惊奔而过。镇北台的修建和屯兵戍边,不仅加强了塞外防御,而且也极大地震慑了匈奴,其贪婪之心得到了扼制,不敢轻易越边南下。一时间军民相安,蒙汉出现了和谐气氛,延绥边境各处开始的蒙汉互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登上镇北台的最高层。站在台顶,极目四望:长城内外,红山上下,名城英姿,塞上风光,一览无余。站在这里,您会有一种心潮澎湃,心旷神怡的感觉。会使您豪气勃发,豪情满怀。虽然昔日的马蹄声,烽火连天的硝烟已离我们而远逝,但翻山越涧,蜿蜒腾跃的万里长城残体相连,墩台相望,仍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雄浑与残缺之美。被联合国誉为“绿色长城”的千里防护林带与古老的明长城并列,东西横垣于榆林大地。不仅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肆虐蔓延,而且彻底改善了长城沿线的生态环境。
  镇北台之北,大漠深处,绿洲片片,阡陌相连,榆林人战天斗地的成果,人进沙退的奇迹展现眼前。榆溪河由蒙套入陕,越大漠,过长城,穿险峡,绕古城,向南汇入无定河,奔向滔滔黄河。碧水荡漾,波光粼粼的红石峡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漠黄土之间。镇北台之南,正在蓬勃崛起的历史名城,声誉日隆的能源之都——榆林市城区,社会经济繁荣和谐,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现代都市风情画卷。
 
洽谈贸易停兵戈,昔日官市款贡城
 
镇北台东侧的款贡城,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款贡城地势西高东低,为长方形城池。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75米,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北墙与长城共用,并设有两道城门,在两道城门之间的城台顶部还有一座城楼遗址。而款贡城的南面却只有一道城门。
款贡城结构严谨、布局工巧、建筑宏伟壮观。专家分析认为,款贡城与镇北台是延绥镇乃至长城沿线最宏大和时尚的建筑。因为款贡城是接待来使,举行会盟的所在,北墙两道城门是北方民族代表入关的重要通道,所以必须具备多种功能,而且要求形象壮观雄伟,以彰显明王朝至高至上的皇权和泱泱大国的赫赫威严。当年,只见款贡城内,蒙汉官方往来频繁,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欢声笑语,代替了兵戈相击。
顾名思义,“款贡”就是款待来宾,接受纳贡。具体讲就是明朝廷为了保障边关局势稳定,安抚牧马南侵的蒙古部落,开设互利互惠的交易市场,化干戈为玉帛,以示修好而专门修建的“官驿”。用来接待洽谈军政事务的蒙古族部落首领和从事边贸业务的使者,并在这里会晤、谈判、受贡、赏赐和进行官方贸易,俗称 “官市”。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启用至清光绪元年(1875),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明清两代的总督、巡抚、制台、御史、总兵等文武,先后千余次在款贡城里,同北疆各部落的王公贵族代表和使者会盟,发生过一桩桩摩擦碰撞、交流融合的历史事件,上演了一幕幕叱咤风云、可歌可泣的悲喜剧。
 
以物易物和家亲,民市易马南北商
 
既然把款贡城称作“官市”,那么距镇北台西南方向约800米处有一座易马城,就是专供民间自由贸易的场所。它是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著名的“隆庆议和”之后,结束了长城沿线燃烧了几十年的战火,明王朝与蒙古族部落间长期对立局面得到缓和。隆庆皇帝就下昭,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批准在长城沿线开辟了十一处贸易市场,易马城就是其中之一。
明万历年间正是皇帝不上朝的时候,也是明朝正走下坡路的时候,当年边塞高台、孤城、羌笛、笳声,漠漠风沙,飘飘寒云、南去飞雁……全然是幅不胜悲放苍凉、烽火刀兵的古代边塞景观。然而当民族和睦相处,蒙汉互市又是这样一种情景:当年在那雄台高耸,军卒肃立,旌旗招展,刀戟林立的肃穆场面下,易马城红山市蒙汉互市期,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各皮毛.源源不断地从大漠和草原深处赶来,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晨曦中余晖里,贸易的驮队马帮,齐聚易马城,牛羊成群,驼叫马嘶,帐包鳞次,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覆,不绝于耳目,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
 
数字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好儿郎
 
据记载,明代长城防线上约有100万将士驻防,其中延绥一线有8万之众,榆林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九边军事重镇。明成化七年(1471年)延绥镇巡怃都御史余子俊,为防御不断南侵的漠北铁骑,整边备,饬兵务,率4万余戍边士卒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增修连接,筑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由东向西逶迤而过的明长城。
  榆林明长城,东起清水营(在府古县境内),西至花马池(在定边县西南、宁夏盐池县东北),以镇北台为中心东西垣绵榆林市五县一区,全长1770里。沿线建有卫城62座,堡寨149座,寨城55座,敌台116座,空心敌台239座,墩台1316座。分别配备重兵守卫,并推行屯田,以农养战,以战戍边。当时,延绥镇长城防线上配置镇守官兵80222名,马匹45940匹。朝廷每年给驻防主兵拨银247265两二钱一分,客兵拨银8万两。
   镇北台的作用也许是巨大的,但也是微弱的,它挽救不了明朝的衰败,也阻止不了蒙汉人民之间的友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