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见闻

重庆磁器口访古

发布时间:2017-06-28
每到一座城,我最喜欢找寻的便是那最具有市井气息的老街,越原汁原味越好。于是,在重庆,我穿越到了素有“小重庆”之美誉的磁器口古镇。如果说“重庆,非去不可”,那么到了重庆,磁器口,非去不可。
最早知道磁器口,是在看《红岩》时得知的,那是江姐、华子良等地下党经常以买菜、担盐巴、挑酱油做掩护,秘密接头联系的地方。磁器口之于重庆,就像乌镇之于浙江,或者说周庄之于江苏。它就像老重庆的一个缩影。走进磁器口,便一脚踏进岁月千年深处——
  
拍案的传奇
 
穿越时空的阻隔,走进追忆的长廊,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对大石狮,还有那古色古香高大雄伟的牌楼上凹刻“磁器口”三个金字,浓郁纯朴的明清古风迎面飘荡而来……   
在牌坊大门的左边,有一块《磁器口赋碑》,这是磁器口土生土长的民间书法家,乡土诗人朱墨先生所撰并书写,由磁器口民间雕刻工张石匠勒石刻成。石碑上“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记录着磁器口古镇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我站在洋洋洒洒数千字的碑文前,穿越着磁器口光辉的历史,想象着未来的辉煌前景,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城西14公里的沙坪坝区东北部嘉陵江畔,这里是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磁器口原名龙隐镇,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在明朝已是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关于这个小镇的记忆,至今留传这样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
龙隐镇改名为磁器口,源于瓷器。1918年,地方商绅集资在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瓷器质地很好,品种繁多,名声渐大,产品远销省内外。镇上瓷器业鼎盛时达七十余家,外地装运的船只停满了大码头,繁荣了古镇的经济。后来,就将龙隐镇改为了磁器口;再后来,因“ 瓷”字通“ 磁”,便叫做了磁器口。 “磁器口”现已发现古窑遗址20余处。
磁器口过去还是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在此中转集散,重庆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码头设店收购。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期,据统计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达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与码头河街相邻的是铁货街、猪市、鸡鸭蛋市和盐市口。各行业的同业公会都有事务所,食品糕点业26家,棉纱布业20家,茶馆酒馆116家。昔日磁器口码头的繁荣景象,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记忆里。那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街道入口,我们被一座座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的特色的钟家大院所吸引。原来该院是慈禧太后管家钟云亭所建,距今有120年历史。院子天井宽敞,轴线对称严谨,颇有北方四合院韵味。但其建筑材料所用的小青瓦和建筑结构上的穿逗木架及极具南方民居特色。钟云亭在磁器口土生土长。相传他自幼聪颖迷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从而经亲友引荐而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见并最终成为慈禧太后的外采办,经常出入皇宫大门,为慈禧采办金银珠宝和山珍皮货,很受重用。后来,钟云亭获准告老还乡,便在北京请人设计了房屋图纸,回到老家磁器口修建房子,这便是现在的磁器口的钟家院。
也许更古老的历史早已被埋藏于地下亦或随岁月而流逝,过去的那些历史人物或盖世英雄或贩夫走卒,都如过眼烟云,惟有岁月在嘉陵江畔的这座千年古镇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平民的亲切
 
一路上,游客熙熙攘攘;商铺遍街,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一店一品,无不渗透着民族的魅力、传统的意境、华夏的神韵、民清的遗风。
当磁器口已逐渐成旅游热点,当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股脑儿涌向古镇时,昔日清静的古镇门前的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热闹非凡起来, 十几条蜿蜒曲折的青石板铺成的街巷,两旁是明清风格的建筑,沿街是林立的商号、货栈、作坊和摊贩,只是那窄小的街巷已被一拨拨的游客,塞得满满荡荡的,满街琳琅的小商品,种类繁多的各种小吃,让人目不暇接。
当然,最能磁器口市井的一面,当然是“舌尖上的吃”,也是最具有重庆特色的。无论是节假日、或是无假无节的日子,人们纷至踏来,每天游人以万计。吸引游人来磁器口的缘由很多,以食为论,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被称为“古镇三宝”的椒盐花生、千张皮和毛血旺,还有夫妻肺片、古镇鸡杂、河水豆花、凉粉、凉面、酸辣粉,为时髦小女子的最爱,吃上一碗才肯踏上回家的路。到磁器口的人,都须得排上长长的队买一包“陈麻花”回去享用,或者称一斤脆香的炸鲫鱼、炸螃蟹边走边吃。每到吃饭的时候,整条街上的鸡杂店、毛血旺店都生意兴隆——这可是正宗的重庆风味。 当然,还有豆瓣鲶鱼、麻花鱼、叫花鸡、双辣鸡、白王兔等也是地道的古镇美味。磁器口所有美食的传说都具有一种平民味道,这些美食也只有在民间,在平民中,才会烹制出如此的美味来,才会如此诱人,如此让人流连忘返。 
离开古镇主干道,继续走远,在熙攘的市声消失之时,也是古镇真正向你敞开心扉之时。曾经有重庆人伤感地告诉我“十八梯是重庆最后一条原生态老街了”,就因这句话,“十八梯”成了磁器口最吸引我的地方。凭着直觉,我尾随一对互相搀扶着路过我身边的老夫妻,一路走下各种弯弯曲曲的台阶,穿过地下通道里简陋的茶水摊子和麻将馆,走到了“十八梯”。“十八梯”的街上来来往往的大多都是老年人,算命的、掏耳朵的、修脚的、放录像的、卖针线的、卖草药的各成一处,构成了一幅浓郁的市井生活图,也难怪当年霍建起导演执导、陶虹主演的电影《生活秀》会把这里作为取景地,来表现一个平凡女子的爱恨情仇。
如今的磁器口,建筑早已是新旧混杂,不仔细看断然是分不清楚的——也未必需要分清楚吧,单这街上笼罩着的古旧氛围,就足以让人以为做了一场千秋大梦。
 
传统的民俗
 
有一处画廊门口树上了一个小牌,“爬坡上坎好累人,走到此处停与歇。”人生着实就像在爬坡。累人时,随便找个地方歇了,或许满目都是不一样的风景!歇下来去看,去听,去聊,去想……走走停停,这座城的一些民俗便会在自己心里更完整地铺展开来。
在这千年古镇,随处可见茶馆。当年的水手、袍哥大爷、闲杂人等都喜爱出入此间,茶馆成了龙蛇混杂之地。在陪都期间,这一个小镇茶馆达100多个。其特色是“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书场茶馆戏曲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扬琴)、荷叶清唱更普遍是说书茶馆。坐茶馆的人络绎不绝,座无虚席。卖报的报童:‘卖报,卖报”的喊声不绝于耳。姑娘和大嫂们:“卖瓜子,南瓜子,葵瓜子,卖花生,磁器口的盐花生!”叫卖声清脆响亮。特别是晚上能在茶馆登台说书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们称之为“品仙台”,都是挂牌说书,看谁有绝技高招,谁能争取更多的茶客,谁就能得到“红包”。哪一位说书人讲得好、茶馆的生意必定会更加兴隆、老板自然高兴,说书人得的红包就越厚实。直到如今,茶馆仍是磁器口一景,百来米长的老街便有13家茶馆,家家茶客满座,古风犹存。特别是进入三、四月份,每逢周末,江岸上的休闲椅人满为患,在松软的沙滩上,放一把椅子,旁边搁一杯清茶,懒懒地睡去,似迷迷糊糊中江风扑面,真是莫大的享受!这是也是川渝文化。
在街头,我们偶遇一处明代古迹——深水井。此处是游人闲聊品茶的好地方,民间相传,明朱元璋之孙允炆皇帝(建文帝)兵败南京,辗转四方,直至渝州。为逃避官府的搜寻,曾暂时躲藏在深水井院中的那口枯井中,饥渴难忍时每有清泉涌出。被一农妇所救后,他投身白崖寺为僧,故俗称“生水井”、“僧水井”。六百年来泉水不枯,冬温夏凉,清冽甘甜。古镇居民饮之则称“平安水”,烹茶则为“益寿茶”,真是天赐给故乡父老乡亲的一口福井啊!正如大门前那一木雕对联所写:“烽烟飘散但留满井平安水,弦管传来且听半楼古镇风。”
茶馆是经常可以遇见的,但是其他民俗如川剧、打更、打火龙、庙会、民乐书场、打火龙却不是经常遇到。特别是打火龙一般春节、中秋等特殊节日才有。
磁器口玩龙灯的方法种类很多,但有种奇特的玩龙灯方法,俗称“打火龙”或“玩火龙”,堪称一绝。每逢春节前,由当地玩龙艺人用竹篾扎好火龙骨架,外面糊以皮纸或纱布,再浆上米汤,待干后画上龙甲并涂好油彩。龙身视表演规模的大小而定,一般以节为称,多用单数,如五、七、九、十一、十七、二十一节等,舞龙时一人一节。通常,在火龙扎好后,要进行多次排练,以使表演者们步伐一致,动作流畅。因要打火花,舞火龙一般选择在晚上进行表演的。打火花就是将生铁加热熔化成水状后,一人用耐火勺舀出抛向空中,再由一人用板子打散,在夜间,颇有礼花飞溅的味道。火龙也不单只在春节时玩,在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也会玩龙。解放前,百姓较信风水迷信,在干旱时,还会不分季节玩龙求雨。磁器口古镇素有“玩龙之乡”的美称。
在磁器口,偶尔还能见到表演金钱板的。只见表演者手拿三块楠竹做的竹板,上面还嵌有铜钱,边敲边打,边玩边唱,节奏感极强,语言风趣幽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金钱板艺术大概发源于300多年前的成渝两地,后逐渐流传于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表演者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三块楠竹板进行表演。其中两块还嵌有铜钱或其它金属片,表演时竹板互击,能发出金属声音,艺人们以它为道具进行表演,常能“走州吃州、走县吃县”,习称“金钱板”。金钱板其传统曲目有《三国》、《水浒》等长篇戏曲故事,俗称“长条书”。另外,还有一些如《八仙过海》、《武松打虎》等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笑话等精彩段落的小段子,俗称“诗头子”。金钱板唱词通俗易懂,节奏鲜明,韵味悠长,其语言多以成渝两地的方言土语为主,极富地方特色,颇受当地群众喜爱。过去,磁器口的大小茶馆多有金钱板表演,但现在已很少了。逢年过节或周末,在有些茶馆还偶有所见。磁器口的金钱板传人江礼元老人有时还在演出金钱板,但愿这门传统艺术能焕发出新的青春与活力。
磁器口古镇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又恢复了她当年鼎盛时期的繁华和热闹。可是,我想象中的古镇生活就是这样?她的热闹,她的繁华,让我在拥挤和劳顿之后遗憾地发现,自己不过是到一个喧闹的镇上穿越了一回,而那想象中闲适、清静、古朴的古镇生活情致和一些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已随着岁月正遗失了呢?
 
名人的足迹
 
走着走着,不小心就走到了古镇的尽头,可以望见嘉陵江了,很有“大江东去”的感觉,这里却因一些名人,使千年古镇增色不少。
龙隐镇方园三十余华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坝为界。到20世纪初四川总督刘湘到磁器口,开办了炼钢厂、机修厂,成为四川最早的炼钢基地。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四川省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坝”,现在重庆大学校园里还保留着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之一王家声等。《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动的足迹,在街头留存着他的塑像,令人肃然起敬……
一次我在南山上的宋美龄旧居“美庐”中参观,看见一帧像片下有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12月,武汉会战前,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前来重庆,看到万帆竞发,商贾云集,感慨万千,亲自选址重庆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难怪林森对重庆情有独钟,在磁器口码头石阶旁至今还有他的题字“小重庆”。这也足以反映出磁器口,当时作为重庆水路交通枢纽的热闹场面。
磁器口街也出过世界级的名人。我刚进街口不久,一间低矮的平房旁挂着一个木牌:丁肇中旧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是浙江人,他的祖籍不在这里,但他在抗战时期就曾就读磁器口正街宝善宫内的嘉陵小学,后来考上了西南联大,毕业后飘洋过海去了美国。这小小的古镇是他人生中迈出的第一步。
江风徐来,我站在江边的沙滩上,寻着名人的足迹,猛然见高家花园大桥从不远处穿过,又使我想起一位名人:徐悲鸿。抗战时期,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就居住在斜对面的高家花园,体现民族精神的《巴人汲水图》,即创作于此。那个时期,正是徐大师创作颇丰的时候。磁器口凤凰山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美术委员会驻地,聚集了徐悲鸿、傅抱石、王临乙、张书族、丰子恺、宗白华等众多的全国知名的美术家及美学家。如今镇上还有几家老画坊,当地画家们泼墨挥毫,用充满激情的笔墨描绘着磁器口的灵韵,也为古镇赋予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嘉陵江畔岸边有人在垂钓,有人在打牌,有人在喝茶;江船上,“船上人家”传来悦耳动听的川剧;小巷里,雨后的青石板路、晾在楼道尽头的花棉布衫、挂在墙上的鱼篓,不知哪扇窗户里传来说书的声音,应和着树林外嘉陵江上江轮的汽笛声……这些组成了一幅“安逸”的瓷器口画卷。文/图伍 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