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见闻

探访“岭南大宅门”

发布时间:2017-01-12
南海之滨的珠海,山清水秀,海阔天空,繁华中有一分宁静,浪漫中又不乏激情。从珠海出发,只要10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达与她陆地相连的号称东方拉斯韦加斯的澳门。即使隔海相望的香港,乘船也只需一个小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她成为了一个窗口和桥梁,创造出珠海特有的城市面貌。有南国的秀美,有北方的硬朗,有海外的风情,有传统的执著。 
珠海这座花园城市被联合国授予“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使珠海成为闻名中外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很多人到珠海都是为了看海,或者因为珠海与澳门比邻而居,想近距离看看澳门。珠海除了这些,还有看点吗?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迹可寻访吗?大多数人会以为没有。毕竟,印象中的珠海是个年轻的城市。 
一个周日,惠风和畅。到港珠澳大桥工地采访的间隙,一位喜欢寻幽访古的朋友约我去探访珠海的“岭南大宅门”——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清朝首驻夏威夷王国二品总领事官陈芳旧居和梅溪牌坊。透过“大宅门”之窗,我们探寻珠海的民居文化…… 
 
寻“芳”:华侨的精英 
 
“陈家大院”位于珠海前山梅溪村,是陈芳先生的故居,也是人们了解百年珠海发展史和华侨创业史的重要场所,是珠海的一张文化名片。陈芳故居及牌坊规模宏大,建筑兼容中西,是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 
探寻“陈家旧居”,必须先了解陈芳其人。1963年,美国纽约百老汇上演了一部音乐剧——《十三个女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歌剧,它所表现的是一个美国华人家庭的生活片段,剧情围绕主人公嫁女儿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展开,充满诙谐与幽默,引人入胜,以至于一口气连续上演了30年。百老汇《十三个女儿》就是讲述陈芳的故事。 
陈芳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陈芳身上凝聚着广东人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又具有华侨爱国爱乡、急公好义的优秀品格,这些都是珠海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被马克·吐温长篇报道过;他曾得到清朝皇帝的嘉奖,也曾在美国建国200周年时入选百位最有影响的外籍人士,几乎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据说如果一个中国人去夏威夷著名的THEHUNGRYLION(饥饿之狮)饭店吃饭,只要声明自己是陈芳的同乡,很可能得到一份印有“百万富翁陈芳创业简史”的菜单,并受到老板热情的招待,因为这个饭店就盖在陈芳居住了20年之久的豪华住宅———努阿努别墅原址之上。 
陈芳字国芬,珠海梅溪村人,生于1825年,七岁上私塾,曾考中过秀才。十五、六岁时,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他随父亲到香港、澳门学习经商,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习英语。1844年夏,19岁的陈芳娶邻村李氏为妻,三年后,李氏生长子陈龙。1849年,24岁的陈芳随伯父到夏威夷,先在伯父店铺内当学徒。后来自立门户,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取名“芳植记”,专营中国货物,经营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由于采取“开架售货,自由选购,送货上门”等方便顾客的经营方式,使得他的商店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当时夏威夷八大商业企业之一,他也被誉为“商界王子”。1857年他娶了夏威夷国王的义妹朱丽亚·费叶韦彻小姐为妻,因此进入了夏威夷贵族阶层,并当选举为夏威夷国会议员。1881年,他被清政府光绪皇帝钦命为中国驻夏威夷第一任领事,官居二品,十几万华人在夏威夷的权益第一次获得领事保护。1890年,在夏威夷拼博了四十一年,年已六十五岁的陈芳变卖了夏威夷三分之二的家产,携六十多万美元,带子携孙回到故乡,落叶归根。 
晚年的陈芳热衷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修渠引水,修路发电,办学救灾等,受到乡邻的称赞,也受到清朝光绪皇帝两次赐建石牌坊褒奖。那么陈芳一生究竟捐赠了多少银两给官府和民间,已经无史料能确切记载了。从清廷赐建的三个牌坊看,陈芳捐赠清朝官府用于本地慈善事业的款项最低也有三千两银子。民国成立后,香山县的报纸刊登了一份《陈芳仔复兴黄茅斜》的传记故事,可见陈芳的乐善好施在当时的香山县是出了名的。1906年,81岁高龄的陈芳在澳门病逝,葬于梅溪村畔陈家墓园。 
陈芳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赚得了多少财富,更重要的在于他的人生折射出近现代广东华侨商人的生存状态和秉性、操守,那就是精明执着、敢于冒险、热衷慈善,当然还有中国人凭借这些品质在异域文化中扬眉吐气的经历。陈芳的现实意义在于,对商业文明、对实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倡导与弘扬,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陈芳的成功正是这种文明与精神的现实体现。 
 
六扇门:岭南的缩影 
 
一进梅溪景区大门,沿着脚下青砖铺就的大路向前走,陆续排开的六扇老宅门伫立着,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故事传奇。 
原来,这些大多是明清时期珠海民宅大门的门框,随着历史的变迁,在重建或者城市拆迁的过程中,无法整栋房屋保留,只好把门框保留下来,移放于此。 
六扇宅门,有官宦人家、有富贵人家,也有通常的小户百姓和家族祠堂。“看门知家底”,导游敲着门边的雕纹说,“北方看门槛,南方看门雕和砖,门槛越高越有钱势,雕刻越多,越是富贵人家。”透过六扇宅门能看到当地百年岭南文化的缩影。 
第一扇门来自珠海夏美村的杨府,建于清嘉庆年间。二级台阶,门楣高大,显然是个有钱人家。隔壁白石村的陈氏府第,建于咸丰年间,台阶也是二级。但正像导游所指示的,花岗岩的门框比杨氏宽大,雕刻精细,且多了几重。木门上贴着“文丞武尉”,门上的铜扣雕刻细腻,且仍然完好。这些高高耸立的门框大多用石料雕刻而成,精雕细琢,昭示着主人家昔日非富即贵。 
六扇门中最寒酸的是第五扇。据介绍,这扇门也来自白石村。它的台阶很低,门就是简单的门,可以进出、锁上的门,且只有一面窗,可推断这是只有一间房的小户人家。最辉煌的当然是“康帅府”,建于清康熙年间,道光年重建,这肯定是珠海南村的一户官宦人家,但也留给游客些许谜:这户人家原本姓何,为什么称“康帅”?或许是他的官衔?其实康帅府并不是哪家的官邸,而是康公庙,公奉南宋王为神,即神话中的“泥马渡康王”康王。 
抚摸这一座座只留下门框的空荡荡的大门,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昔日,这一座座石头的门框,该有厚重的木头做成的大门吧?那一扇扇厚重的木门后边,是一个诗书之家还是一个礼乐之家?该有一盏盏温馨的灯火?灯火下又都是怎样的一些人?现如今,他们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2000年,珠海开始全面改造城中旧村,这意味着城中原有26条村将被彻底推平,建成现代化的社区。为了保留这些村子有价值的文物,此前,珠海市文化局、香洲区文化局对26条村进行了文物普查,并登记造册。作为研究建筑社会学的刘云德教授参加了普查工作。他在普查中发现,珠海的村中竟保留着许多极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珠海的先秦遗址就有77处,在3500年-6000年前,这里曾有相当发达的海上文化。近代,澳门的中葡“混血”文化也渗入珠海。如当时香山县最大的民宅韦氏大屋,那是买办资本家韦鲁桐的旧宅,漆金木雕和楼阁墙面上的大型书法板面都显示着主人的文化品味。另外一家还保留着一整套清代家具。 
这些建筑当然整体保存,甚至整个翠微村都有整体留下的意义,因为发现了它还保留着中国里坊制度的建筑,整条村共有6个里。这引起了同济大学教授、中国文物委员会委员的重视,因为里坊制度只见于记载,专家们重未见过实物,居然它还在珠海完整地保留着。有些建筑整体上没有保留价值,但那些宅门很精美,很有代表性,所以他们准备保留100扇这样的宅门,把它们陆续搬到梅溪牌坊,推开一扇扇门,游客可以看到珠海社会、文化的变迁。从这些门里走出许多人物,如中国百货业的创始人、开平煤矿的创始人、中国洋务运动的代表人、上海租界的发明人……同时,这些门有不同类型,不同结构,村子没了,但通过这些门框可以找回回忆,探寻历史。 
目前,已有20多扇门被完整地拆下,重建了6幢。也许这些老宅门可以告诉我们,它们是100多年前,中国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 
 
老宅:历史的见证 
 
梅溪景区吸引人们眼球的是那中西合璧,充满建筑美学韵味的古建筑群。 
导游领我们来到陈芳旧居,只见几座规模宏大的中西式旧宇呈现眼前,深院高墙,岗楼插空,桄榔掩映,景色堪称一绝。住宅围绕2米多高的围墙,均以雕花瓷砖和间隔的翠色瓷瓶装饰,前垣两侧和路边矗立三座岗楼,呈掎角之势,院内五座青砖灰瓦的大屋,由一条“串”字形走廊连接起来。这些屋子四壁都有圆拱形的门窗,饰有各种花草图案花纹的彩色灰塑,做工精细逼真,配上镶嵌彩色玻璃的满州窗,使整个建筑显得美轮美奂。每座屋宇都用麻石砌成墙基,石阶拱门,望衡对宇,屋内雕梁画栋,溢彩流金。 
梅溪的“陈家大院”,是陈芳精心设计的建筑,由于他的出洋淘金经历,满园充满着中西合璧,甚至西方宗教与中国本土宗教意识在建筑的细部和款式上都有表现。陈芳专门修建了这座大院作为自己的养老的住所。同时,他又为三个儿子各建一座院子,和自己住的院子一字排开,每户都有各自独立的庭院,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随意装修。就这样大院套小院,庭院之间有小门相通,并用当时最先进的电话交换机互相联系。 
出了宅弟,来到右侧的“船厅”,只见彼此相接的两座建筑,雄伟壮观。内设客厅和贵宾房,均以中欧式装饰。庭前的石阶、廊柱、扇门、窗棂颇具英格兰的风味,游廊回护又是夏威夷的格调。四厢花影、绿荫翠盖,小亭石凳、井泉清冽,又是一派南国的诗情画意。 
印象最深的是花厅。花厅并不是用来养花种草的,因为建筑精美,多处雕有精美图案而得名花厅,历史上是陈芳宴会宾客的地方。花厅由前后两栋建筑组成,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四面墙都有四五扇高大的百叶窗,雕梁画栋的花厅,建筑的墙顶显然是粤式的砖雕,仔细打量过才能见到雕刻的勾边采用的是夏威夷风格花纹。 
连接前后建筑的花园,中间有回廊石凳,绿树如茵,菠萝蜜树已经挂上了肥大的果实,一派南国风情,给人幽深的感觉。石凳上坐一坐,想着当时可有客人坐在这里乘凉? 
后面是一栋两层的洋楼,数间精美的客房和小客厅,舒适华美,大大的窗子都是两层的,外面那层是高大的百叶窗,里面的是彩绘玻璃窗,彰显出房子的现代气息,美轮美奂。 
据导游介绍,这里过去就是大花园和夏威夷菠萝种植园。陈芳从国外引进了不少花卉和果树,特别是所产的菠萝个小身圆,食之如蜜不酸,爽脆无渣。据说邻乡神湾著名的“神湾菠萝”,就是从这里移植的。大花园内花奇树异,清风池馆,亭台有致。中有一条20余米长、7米宽的船舫置于莲塘,里面设有餐厅和厨室,供人宴会和赏荷。这是陈芳依照自己经营往来于中国和美国的“中国夹克”号洋轮而造的。每当他坐在舫上,就情溢于海,思念起大洋彼岸的贤妻和儿女。 
屋后是连间长方形舞池,铺着光滑的云母石地板。陈芳在世时,每逢周日晚上,这里就乐声飞扬,舞影瞳瞳,使这个小山村平添了一股浪漫的情调。四周围立着罗马式拱券门洞的舞池,地面铺就的是印有中国铜钱花纹的地砖,应该是为了“步步是金”的好兆头吧!虽然已历经100多年的风雨剥蚀,到此一游的人还是会觉得,陈芳的这栋旧宅就和陈芳他本人一样,中西合璧、不循常理,却能浑然天成,这里的每一片砖砖瓦瓦都在诉说着一个“华人精英”的传奇故事。 
艺术珍品成了古代石建筑的写真故事,艺术造型容进了中西合璧,雕刻装饰达到精美,而力学结构又恰到好处。梅溪村陈芳花园乔装打扮成了美式夫人,把成功献给祖国,把家乡的公益事业,设计成了雕梁画栋,让世人永远感触岭南风格。 
 
牌坊:慈善的丰碑 
 
在一个空犷的半圆形广场上,颇具象征意义的牌坊居然以“群”的形式出现。面前的三座精美典雅牌坊,虽然最右边的一座仅余基石,但与另外两座紧紧地并在一起,更像浑然一体的雕塑。 
被视为中国第一牌坊的梅溪牌坊整体气势雄伟,用花岗岩建造而成,顶部飞檐翘壁,底部有小小回廊,造型中西合璧,采用榫卯方式构造,雕有瑞兽、花果、人物、书法和八仙图案。雕刻精美、巍峨壮观,为岭南罕见的古建筑艺术。据导游介绍,它是清光绪皇帝先后两次御赐首任清政府驻檀香山总领事陈芳而造的古建筑物。第一次是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时,陈芳在太平洋彼岸从报纸上看到故国正患水灾,房屋倒塌,农田被浸,饥民哭声遍野,当即解囊相助,捐巨款数千银元回国,而当时正是国库空虚,清廷苦无良策之际。忽接到陈芳从远在夏威夷捐来的巨款,如同雪中送炭,十分欣喜。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当即决定在梅溪故居御赐“乐善好施”石牌坊,镶悬“圣旨”,以表彰陈芳。第二次是1891年,光绪十七年时,陈芳晚年返乡之后,不忘桑梓乡亲,扶危济困、兴办义学、整理村容、修桥修路等种种义举良行,传遍朝野,当时知县上报广州巡抚,巡抚上奏朝廷,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闻奏,即与群臣商议,一致认为应予再赐石牌坊表彰,以振国风。于是光绪皇帝又下旨御赐两座“急公好义”题额之石牌坊,镶悬“圣旨”,以铭嘉励。巍巍石牌坊,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屹立,让人们永远难忘这位慈善家的普济众生之举。 
牌坊不远处是还有一座梅溪大庙,先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牌坊精品展的展厅,集中了中国的牌坊精品模型,这些牌坊建筑考究,雕刻精美,风格各异。最为出名的是安徽黄山市歙县的牌坊群,沿村口人行道有七座高大的牌坊一字排开,琼瑶电视剧里的牌坊取景就来自这里。我仔细观看着这个著名的歙县牌坊的模型,虽然是模型,但是雕刻精美,气势雄伟。 
我对牌坊是敬畏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牌坊是荣耀的象征,皇帝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藉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还有一种牌坊,总给人压抑和沉重感,那是贞洁牌坊,这些贞洁牌坊的主人到底是自愿为情的坚守还是无奈屈服于封建礼教而无辜地牺牲自己的幸福和青春? 
在牌坊前小广场边的石凳上坐下来,微风迎面而来,远处有小鸟低唱,四周围显得空旷而很宁静,高大的牌坊耸立在那里一百多年了,那边那一排灰色的陈芳故居,最年轻的也超过了一百年,还有那边那一座座古老的门框,这一切都书写着珠海独特的历史风情,我想起在牌坊外面看到的广告语“给我两小时 
还您珠海二百年”。 
在梅溪“珠海名人蜡像馆”里,知道原来珠海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古往今来,涌现出众多闻名中外的英才。珠江有“八门”,“五门”在珠海。珠海和澳门陆地相连,得西学风气之先。珠海挟五派之水,纳四海风云,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中华民国第一位内阁总理唐绍仪,首任清朝政府驻檀香山总领事陈芳,华南地区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杨匏安,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林伟民,省港大罢工领导人苏兆征,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我国第一位世界冠军、第2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容国团,我国第一位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容闳,画家、诗人、文学家苏曼殊,著名的人民版画家古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唐廷枢,上海第一家医院(仁济医院)创办人徐润等许多近现代名人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这些名人如一颗颗珍贵的珍珠给珠海串上项链,熠熠生辉,也使珠海这片美丽的土地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 
梅溪让我彻底转变了对珠海的看法,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珠海厚重的历史,还寻找到了珠海隽永的文化底蕴。牌坊前一丛紫红的杜鹃花正开的灿烂,我在地上拾起一朵落英,夹在梅溪门票里,一并珍藏起陈芳旧居和牌坊的记忆。 
一排宅门、一片老宅,一座牌坊,一段往事,陈芳那“中国心、爱国情、慈善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叹和敬仰,更多的是追寻与思索,值得去感受去回味去传承……
文/图 伍 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