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

出租车驾驶员三种错误心态浅析

发布时间:2015-08-21
    出租车驾驶员是出租车市场经营的主角,出租车经营中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与出租车驾驶员关系密切,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清楚的看到,有些矛盾和问题是由出租车驾驶员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三种错误心态导致的,包括开出租车的高收入心态、利益分配中的弱者心态和经营过程中的强者心态。这三种错误的心态亟需管理部门加以教育引导和及时纠正。
    开出租车的高收入心态
    出租车驾驶员普遍认为,开出租车是一个高收入职业,大家对岗位收入期望值很高。回顾我国出租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出租车的“贵族”身份,为出租车经营者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收入,而且充满了幸福感。目前,在很多城市开出租车仍然是一个中、高收入的职业,而且出租车驾驶员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高收入、高回报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高收入群体呈暴发式增长,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多样化,轻轨、地铁、大公交也处在大发展时期,出租车的特殊地位在下降,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水平也逐步趋于正常,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高收入阶段,如果始终把出租车驾驶员定位在高收入岗位上,当成快速致富的职业,必然会产生错误的心态,必然会继续助推出租车经营权的炒买炒卖,进一步抬高出租车行业进入门槛,进一步提升对经营收入的期望值。而且,在这种错误心态的支配下,驾驶员在面对油价、天然气价上涨时,将变得十分敏感、脆弱、伤不起;收入稍微减少便不能承受、不愿承受;潜在的矛盾将浮出水面,固有的“顽疾”将再次发作,出租车市场不稳定因素将被“触发”,高收入心态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2013年襄阳新增500辆出租车实行公车公营模式,统一安装出租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出租车企业对车辆营运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精准掌握出租车营运收入状况,解决了票款回收难题,出租车驾驶员不交份子钱,做到了像开公交车一样开出租车。这一举措将出租车驾驶员这一高收入岗位“打回原形”,驾驶员“心态”回归正常,压力减小,幸福指数上升,2015年1月29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了《聚焦出租车行业改革:我们不交份子钱》节目,充分肯定了襄阳出租车公车公营模式,反映良好。
    利益分配中的弱者心态
    出租车行业主要涉及乘客、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管理部门四方利益,乘客是上帝、是第一位的因素,出租汽车公司是市场经营的主体,驾驶员是具体劳动者,管理部门是出租车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四者的博弈中,出租车驾驶员群体总有一种“弱者心态”,总感觉没有话语权、总认为这也不公平那也不公正,在这种“弱者心态”的支配下,即使政府管理部门给予油补气补等好政策,驾驶员认为是理所应得,本该如此,而其他任何政策的出台,出租车驾驶员都是要“抵制”一下的,如解决市民群众“打的难”问题,增加一部分出租车,触动了出租车驾驶员的现实利益。这时,就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抵制,如集体上访、聚集罢运等,同时,将“黑车”非法经营、“专车”抢生意,“份子钱”过高等问题全部向政府和管理部门抛出来,以对抗方式干涉管理,以聚集罢运求得对话,以为唯有如此超强方式才可取得话语权。当然,这也不排除部分城市在管理中存在沟通管道不畅、方法不灵的问题,亦或在正常沟通管道中,出租车驾驶员意见不被重视、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无关系。
    针对这种心态,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站在服务乘客的角度解决问题,乘客是“上帝”,一切为了乘客,解决广大市民群众出行问题是最终的目的,大家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做工作;二是协调解决好各方利益诉求,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是市场的经营者和劳动者,要让经营者和劳动者有所利有所得;三是在制定和出台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要充分照顾各方的利益,要让大家都能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经营过程中的强者心态
    出租车经营具有不定点、不定时、不定班、不定线的特点,出租车驾驶员在营运中很难被管理部门全程监控,日常经营中,只有依靠乘客进行监督。在乘客面前,驾驶员油然产生了强者的心态,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是车主我说了算,这种心态几乎成了少数出租车驾驶员违规经营的心理依据,小到是否有零找零、无零让零,是否四舍五入,驾驶员可以随意决定;大到拒载、绕道、不打表收费,驾驶员也可根据自己的态度来决定;少数驾驶员手握方向盘,经营中非常“任性”。赌的就是管理部门看不见、管不着,赌的就是大部分乘客不会去投诉,没时间去投诉,亦或乘客投诉了取证难、处理难。
    针对这种心态,管理部门、出租汽车公司要抓好教育管理和处罚工作,一是抓好教育,包括出租车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出租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和违规驾驶员“回炉”培训;二是抓好日常管理,出租汽车公司要履行好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驾驶员的日常管理,及时纠正驾驶员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抓好处罚关,管理部门要依据行业管理法规,对违规经营行为,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确保查处到位。文/姜四清
返回顶部